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天河区 > 长兴街 > 正文

无影灯下都是性命相托的人!从医多年是怎样的体验?

| 【记者 黄艳】【摄影 郭柯堂】【编辑 郑少山】 | 2019-09-29 20:25:20






从医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一个字“累”,这大概是很多医生的共同体会。 

15岁的少年万云乐,原本抱着“可以照顾好自己”的初衷进入医学院。没想到从医学院出来后,却过上了24小时on call无暇照顾自己的生活。 
时光如梭,已经53岁的万云乐,现在是中山六院肝胆外科教授,从事外科医生治病救人已经33年了。 
再谈起从医的体验,有人会说,是不是见多了之后变得麻木了? 
他的回答却是: “从医越久,反而越感觉到如履薄冰,对生命会更有敬畏之心”。
因为医生虽然每天面对很多台手术,即使面对的手术成功率达到99.99%,但当一个病人发生了那0.01%时,对病人个体来说,那也是100%的失败。
正因此,对于一名外科医生来说,容不得丝毫的马虎。







少小离家
从医原为照顾好自己


医生生活大抵都是手术台、病房、门诊、学术会议、教学、科研,万云乐亦不例外。但他会利用“少得可怜”的业余生活钻研着自己的爱好,写毛笔字、篆刻。 

万云乐篆刻各种文字和小动物,在小动物中,尤其喜欢的是老鼠。“我的第一枚篆刻的印章就是老鼠”。为什么会是老鼠?他说,从小就喜欢老鼠,因为老鼠最喜欢啃书,一直啃不停,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执着的钻研精神。






手术间隙,正在篆刻。


从小就如小老鼠一样钻研读书的万云乐是有收获的,上世纪80年代,他15岁就考上了本科院校江西医学院(现南昌大学),比同龄人早了2-3年上大学。谈起选择医学院的原因,“还真没有高大上的理想”。 他坦言,当时小小年纪的他,一心想研究海洋生物,向往的是大海。但父母认为他年纪小,报医学专业当医生,起码可以在外照顾好自己,可以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殊不知医学这条路,并非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得到很好照顾,5年制的医学本科,比其他专业都要来的辛苦。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会发现医学生的生活没有最累,只有更累。毕业后,他分配到了老家基层县级医院,开始运用自己所学去照顾好他人的身体。 

“真正成为医生后,基层医院是大外科,各种外科手术都可以做,我所有学习到的专业知识都能运用其中。”万云乐至今还记得自己主刀的第一台手术,是一名女性膀胱结石患者。“当时上级医生很信任我,我有熟记解剖知识的功底,认为我完全有能力可以做好。经过近1个小时的手术,成功将其鸭蛋大小的膀胱结石取出。”他甚至记得那是个夏天,天气很热,医院当时的条件也不好,几个小时的过程非常辛苦。 

手术下来,上级医生对他的评价是“有外科医生的天赋”,这句评价把他的劳累瞬间驱散了。他乐呵呵地把自己“天生是当外科医生的料”归功于从小就闲不住,喜欢拆东西:经常把家里的闹钟拆了;闹钟拆完了自己做玩具,做了拆、拆了做;就玩瓷粘土。“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爱好,我感觉都跟我当外科医生有点关系。” 

从小时候拆东西,到长大后开始“拆人”。冥冥之中,他觉得自己走上外科医生这条路是必然的。万云乐从中体会到了治病救人的快感,并开始爱上这个职业。而医学之路上,只有不断的学习、探索,才能救治更多的人,此后,他一路攻读研究生、博士。


如履薄冰
无影灯下都是性命相托的人


从医33年,万云乐接触的病人不计其数。他说,从医越久,会发现越来越害怕,这种害怕来自于对生命的高度敬畏,治病救人更如履薄冰,因为无影灯下躺着的都是性命相托的人。






万云乐在查房,了解术后病人恢复情况。






最近,一位年轻的妈妈患上了高位胆管癌,如果按照目前的治疗指南,大多数的医生都不会为其选择手术治疗。“因为左右肝门都被侵犯,外科达不到根治,很难切除干净。”但是年轻妈妈初为人母,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求生的本能让她希望能放手一搏。“我也想过劝她放弃手术治疗,选择保守的靶向疗法,但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和家庭情况。我愿意为她试试看手术治疗,尽量延长其生命。”手术进行了四五个小时,整个过程也是如履薄冰,好在年轻妈妈术后恢复较好。 






万云乐常常教导自己的学生,不能当医生久了,就没有了敬畏之心,“要对病人的病情影像资料掌握透彻,清楚来龙去脉,才能延长病人的生命。任何一个病人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他可能是你的父亲、母亲,也可能是你的亲人、朋友,因此必须打起一百分的精神去对待”。




他喜欢跟学生打比喻。比如,生活中,他要求儿子开车必须聚精会神,不能玩手机,一旦分心导致一次车祸撞了人,这辈子可能就不再敢开车了。而这就如同医生拿着手术刀,如果出了一次事故,伤了人命,将来还敢开刀吗?




万云乐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如果学生说不清楚病人情况,他会严厉批评。


任何生命都没有回头路。因此,在从医这条路上,必须时刻做到万无一失。从医久了,有人问,是否麻木了。万云乐总是把脑袋摇晃得跟拨浪鼓似的。 他说,医生虽然每天面对很多台手术,即使面对的手术成功率达到99.99%,但当一个病人发生了那0.01%时,对病人个体来说,那也是100%的失败,这容不得马虎和麻木。 






医者使命
学有所成后回馈病人


很多职场人吐槽的“996”工作制,对医生来说只是“小儿科”。不过对于医生忙碌的生活,万云乐却有着更乐观的形容:“我们大多数医生的是‘8x7’工作制,x≤24小时”。 每天早上8点上班,下班时间不定,一周七天制是常态。” 

对于忙碌的生活,他并没有抱怨。他说,身为医生的使命就应该是,学有所成,回馈社会,回馈病人。这些使命对他个人而言,是通过做好临床、做好科普、义诊,做好教学来达到的。






万云乐带着学生一起查房,了解病人情况。


在学生的眼中,万云乐是一名严厉的医生,他要求自己所在科室的医生无论多忙,每周都要推出一篇医疗健康科普稿,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疾病,预防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事无巨细解答病人家属疑问。


在科研中,中山六院是以胃肠疾病为强项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在临床中,不少患者存在肠癌肝转移的情况,尤其是到了晚期,化疗周期长,给病人造成很大的困扰,生活质量也不高。目前,万云乐和他的团队正在致力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方向的科研,希望能在帮助这部分人改善生活质量上有所突破。


医生的生活很忙碌。“我们常常告诫病人多运动,但我们真没时间,只能在碎片的时间里写写字,钻研钻研爱好。”万云乐说。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