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天河区 > 天园街 > 正文

传承家风美丨天河区这个“最美家庭”的美好——平凡却幸福

| 【记者 焦何结】 受访对象供图 【编辑 南山】 | 2020-09-10 23:37:16



如果把人比作一艘小船,自诞生之时,就有自己的航行使命。那么,家就是荡漾着爱之清波的港湾,是小船最温馨的归宿。因为有了船的停泊,港湾的存在才变得有意义;因为有了等待的港湾,船才获得了一次又一次不断出发的勇气。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美好的家庭是国泰民安的缩影。

近日,广州市天河区公布了“2020年十大最美家庭”名单,天河区天园街道办事处二级调研员郑生的家庭榜上有名。一家五口,有四人是教育工作者,一人是人民公仆。“我的父母是高校从教多年的老教师,,太太也是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女儿是中学老师。可以说,我的家是教育之家,家里的每一个亲人,都是良师益友。我们的家,望着光明,却不觉得刺眼。”郑生娓娓说起自己的亲人。


家风传承,沉静温润

春暖花开之时,郑生陪着已至耄耋之年的父母回到华农,看看灿若云霞的紫荆花,也看看那里的老朋友。


郑生的父母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学生,踏入社会后在高校任教多年,一生桃李满天下。小时候的郑生,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父母对待工作的踏实勤恳,也耳濡目染了外婆的持家之道。作为兄弟姐妹中的老大,他明谦让、懂体贴、甘付出、勇担责。


郑生陪父母在华农看紫荆花

1983年,郑生大学毕业踏上工作岗位,父亲送他一个“诚”字,叮嘱他待事要诚信,待人要真诚。郑生将此牢记于心。


1989年,郑生调入政府部门工作,父亲送他四个字——问心无愧。郑生还记得,自己年少时,有人为了感谢父亲的赏识,拎着一袋苹果登门拜访。等这人离开时,父亲让年少的郑生拿着苹果送还给对方。父亲当时的话语言犹在耳:“现在要得别人一袋苹果,以后还要得其他东西。这样的事不能做。”父亲言传身教,向儿子诠释了“问心无愧”的含义:手莫贪,睡得安稳,脚踏实地尽心尽力工作,无愧于心。

“三十多年过去了,‘无以嗜欲杀身,无以货财杀子孙,无以政事杀民’,老父亲的话像一串不断摇摆的风铃,时刻给我不经意的提醒。”


女儿读书了,郑生送了女儿一本书——《少年毛泽东》。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他希望女儿能从书中领悟到内心的强大。


“女儿上小学时,我们每个周末都去白云山,每次在蒲谷餐厅喝完早茶,我和太太就去爬山,留下她一个人在餐桌上做作业。她做作业时的专心,常常令搭桌的公公婆婆赞叹不已,她学的是毛泽东在闹市读书的专注。”郑生回忆道。“有一次,女儿在白云山迷路了,郑生和太太急忙四处找,结果发现,在路边写着‘蒲谷’的大石头边,她静静地站着。见到女儿的时候,母女俩抱头痛哭,而郑生,更多的是为女儿的不惧和冷静而骄傲。那年,孩子还不到7岁。


郑生女儿幼时读书的照片

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还有一件事令他印象深刻。那一年,女儿中考。中考前“二模”,她在学校排名228位,那时离中考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从那时起,她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每天晚上挑灯奋战到凌晨2点,是全班唯一一个每天完成作业的同学。功夫不负有心人。中考放榜,女儿的分数过了省实、华附录取线,挤进年级前十水平,郑生再次为女儿的毅力感到骄傲。


几年前,女儿从华师毕业,成为了一名中学老师。得知孙女的职业选择,郑生的父亲异常高兴。他将积累了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凝聚成三个字送给孙女——清、准、活。思路要清晰,讲课要讲清楚,表达内容要准确,表达形式要活,要深入浅出,有吸引力。


朴实的家庭精神在祖孙三代间传承,

像风一样无声无息,无处不在,

渗到每一个家庭成员的骨血中。


勤学笃行,莫难于心

2017年春节刚过,天河区委组织部突然找郑生谈话,希望他能参加市委区委巡察工作。当时,他已经退居二线两年,因为长期操劳身体不适,但面对组织上的安排,他二话不说就接受了。在连续两年共六轮的巡察工作中,郑生始终以身作则,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每轮巡察都自己动手起草巡察报告。兢兢业业的他连续两年被评为广州市巡察工作先进个人。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疫情就是命令,大年初三,退居二线的郑生毫不犹豫奔赴抗疫第一线,每天下社区,进酒店,巡运动场所。直至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他分管的范围及驻点的社区,没有出现责任事故,没有出现聚集性疫情。


有人问他:“你都快退休了,还这么拼命是为了什么?”在郑生心里,面对工作就只有一个宗旨:踏踏实实,做事要认真。


一踏上工作岗位,郑生就以勤学敬业和刻苦的钻研精神对待工作。那时,学机械专业的他供职于一家研究所,为了做好新产品的开发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到华南师范大学学习日语,只为了能读懂更多的外语文献,掌握更前沿的产业动态,为单位开发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新产品。他从父母处感染到了这种敬业精神,又以身作则感染着自己的孩子。


郑生的女儿是广州市天河区某中学的一名初中生物教师。疫情期间,学生不能返校复课,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学生的时间是宝贵的,郑生的女儿深感肩上责任。面对广州电视课堂,她勇敢面对,夜以继日,与同事一起完成了《植物的生殖》课程,为全市八年级学生展现了生动有趣、科学严谨的生物课堂。在疫情面前,父女二人都做到了“问心无愧”。


家庭之美,是爱的溪水在流淌

郑生和太太刘燕萍互相扶持、彼此爱护,已携手走过三十多个春秋。


如果不是郑生主动说起,外人很难想象他是持家好手。做饭、洗碗、打扫卫生,这些琐碎的家务他样样在行。他工作繁忙时,太太把家庭打理得有条有理。太太忙时,郑生也尽己所能照顾好家庭。就连带孩子这样的“高难度”动作,他也可以凭借着对女儿的爱做得无微不至。


女儿出生后,由于太太的睡眠不好,他主动负责晚上带女儿。每天晚上,她给女儿故事。平凡又伟大的父爱让他练就了一对敏感的耳朵,夜里,只要听到女儿的呼吸声重了,他就知道孩子蹬被子了,马上起身给女儿盖好被子。


一家三口都爱读书

女儿的名字——郑羽诗,是集他们一家人的心意而成。郑生和他的父亲喜欢打羽毛球,就给女儿起了“羽”字,他的太太喜欢诗歌,就给女儿起了“诗”字。


郑生和女儿郑羽诗在天河区总工会举办的羽毛球赛上被分到同一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每年郑生一家三口都会出一趟远门,

看看大千世界。


羽诗小的时候,他们夫妻二人带着她领略的是祖国山川的秀美壮阔。近几年,他们走出国门,羽诗的能力在长途旅行中得到了很大锻炼。“我们一家子去澳洲、欧洲、缅甸,全是自由行,太太做的攻略,而女儿,则成了不二的导游。她帮助我们过关、问路、安排公交、景点、路线,竟无一错漏,连阿尔卑斯山的山路和缅甸大山里的佛塔,都一一找到。


最近几年,她带学生到甘肃、河南等地参加无线电测向比赛,除获得多个奖项外,安全地把队伍拉出去、带回来,更是得益于近几年带着我们周游世界得到的锻炼。”郑生谈起女儿,言语间充满了疼爱和骄傲。


 

一家三口外出旅行其乐融融

在羽诗的成长过程中,郑生夫妻二人很注重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因为他们明白,成长要遭受很多挫折,孩子必须顽强。如今,羽诗已经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人民教师,太太已经退休,这个家庭里的幸福平凡又温馨。


在接到天园地区妇联发出的参与天河区最美家庭评选的邀请后,郑生开始思考家庭的美到底是什么。他多次提到“珍惜”二字。

“因为珍惜自己的家庭、亲人,家庭成员才会发自内心地去做很多平凡的事。感情是一个家庭美好的基础。有了感情和付出,才懂得珍惜。发生在家里的点点滴滴要发自内心的,才能长久。”


这个家,平淡无奇,

虽过着平凡的生活,

但拥有平凡的幸福。

撒花.gif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