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天河区 > 车陂街 > 正文

小家日子,一天天的圆满

| 【记者 潘小娴】 【编辑 橙子鱼】 图由出版社提供 | 2020-10-29 22:58:58



这一年,日子过得飞快。似乎是眨眼间,春夏秋三季就已经飞走,离立冬也不过几日之遥了。




一个个节日,来了,又走了。重阳,刚刚过去,还有些热辣余温。


古人过重阳节,余世存认为,是从一个源起神秘神圣的节日,过到极为世俗灿烂。在《节日之书》(余世存/著,老树画画/绘,北京时代华文书局),余世存解读说,中国人崇九的习俗,反映了天人合一、九为天地之至数的文化心理,“九”这个最大的神秘数字,在漫长的历史里被运用到社会生活领域,被赋予了世俗生活中的吉祥之义。




九九重阳,有佩插茱萸、观赏菊花、登高观光等习俗。古时有“无菊无酒不重阳,不插茱萸不成节”的说法,茱萸色彩艳丽,香味浓烈,防寒驱毒。诗词歌赋都对这些习俗有着很生动的描绘。王维有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牧歌咏“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这些习俗,看似简单,但无论是赏菊花、插茱萸,还是登高,看似自然而然,其实有着深刻的历史和人性意义。比如说,登高,不仅是秋天观光、健身的要求,更是与天地沟通的必然内容。


重阳这一天,我也和朋友们登高,登了一座田螺山。山不高,也不大,但朋友们说,重阳,没错过登高,这小日子也圆满了。世俗,灿烂,这到底是都是人们心中所向往的一种圆满,或许这也才是民俗的美好内涵吧。




节日,往往是一种圆满。就像中秋节,余世存说这是“小康生活的圆满”,我特喜欢这个说法。书中说,秋高马肥,正好作战,在古代冷兵器时代,适逢中秋,战场上的战士在思念家乡,家乡的亲人在思念游子,那些千古传诵有关中秋的离乱诗篇、思亲诗篇,更让中国人体会到中秋月圆,渴望圆满平安的痴情画意。到了现代,生活平稳,团圆也很容易,把酒言欢,品尝美味,月圆中秋成为了一种热闹,一种仪式。这也很好,小康日子,岁月静好,生活圆满。




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中国人的人情纽带,爱情和亲情,生离和死别,不同的节日中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情绪。


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节日的文化味淡了,因此找回我们的传统节日,重新认识传统节日,这是非常有必要也非常有意思的事。




《节日之书》有个副标题“余世存说中国传统节日”,整部书就像是一本中国人的生活简史。书中从历史故事、思想传承、风俗礼节、生活方式等方面,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进行全方位讲述,以学者的思想高度和文化深度将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完美解读,并配以著名画家老树画画专门绘制节日插图,精心呈现中国传统节日之美,既好看耐看,又可学到安顿身心的日用之道。


赏读
拾读汪曾祺,看到的是一个时代



汪曾祺给人的印象常是平静中和,乐观淡然。事实上,他一生历经坎坷,曾生活困苦,甚至念及轻生。今天推荐两部书有关汪曾祺的书,一部《宁作我:汪曾祺文学自传》(汪曾祺/著,杨早/编,未读/贵州人民出版社),出自汪曾祺之手;另一部《拾读汪曾祺:为什么汪曾祺无可替代》(杨早、凌云岚/著,未读/贵州人民出版社),则来自他人的眼光。




《宁作我》对汪曾祺散文中的追忆、记事性质的文字进行了细致编排,从汪曾祺童年在家乡高邮的生活经历讲起,到于昆明西南联大读书、在北京成家得子,在经历一系列坎坷之后回归平稳安定的生活,复现出一部珍贵的“文学自传”,让人在汪曾祺的“自报家门”的平易中又能体会“宁作我”的矫然不群。在汪曾祺的人生经历之外,我们还会看到他身处其中的历史事件,看到不同历史阶段中寻常百姓的生活、文士名家的风貌以及地方风物。跌宕人生经历折射出时代画卷,透过个人经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时代。




《拾读汪曾祺:为什么汪曾祺无可替代》(杨早、凌云岚/著,未读/贵州人民出版社),挑选并细致解读了汪曾祺极具代表性的十篇“高邮系列”小说,涵盖《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等名篇,从历史氛围、生活环境、创作理念、叙事风格等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剖析,阐释汪曾祺的文学创作秉持的独树一帜的美学标准,揭示出汪曾祺的文字独特的美感所在。在书中我们不仅将感受到汪曾祺笔下中国故事的独特韵味,更能体会出那并存于汪曾祺身上的文人味与烟火气、世俗与诗意、平和与反叛。


赏读
书事,让爱书人更懂书的骨骼与血脉


用一本书,带我们了解千千万万本书的骨骼与血脉。文化学者、藏书家薛冰先生的《书事:近现代版本杂谈》(薛冰/著,天津人民出版社),便是这样一部奇书。


全书以版本学的基本概念为经,以图书实证为纬,编织近现代中国出版的宏观图景。全书分为稿本、传统出版、现代出版、装订、版权、装帧和书外之物七辑,囊括368张珍贵的藏书影像,69篇文辞优美的版本杂谈,清晰梳理中国近现代版本常识,提供众多丰富的历史文化细节。




书中列举出大量实例,其目的并不在于孤立地对某种珍稀版本做鉴赏或评价,也无意于为书友们选择藏品方向出谋划策,而是力图从实例出发,说清近现代时期大致产生了哪些版本形态,各有什么特征,与此前此后的同类版本有什么联系与差异,在鉴赏、评判时应掌握什么标准,注意哪些问题。在近现代图书版本的总体状态及其沿革变迁的认识上,该书为读者提供一些基本方法和参考样本,书中所发掘的有趣的关乎科技发展、社会变迁、时代烙印等等的历史文化细节,让每一个爱书人更懂书。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