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天河区 > 车陂街 > 正文

广东首个以非遗文化为底色的影视基地落户车陂!知名导演坐镇艺术指导

| 【图文记者 皮卡】 【编辑 橙子鱼】 见习编辑 小明 部分图片由广州市天河民间文艺家协会提供 | 2020-12-01 21:41:11


“车陂好,车陂美,又有龙船又有戏……”大家是否记得,去年车陂村与广州大剧院、七大广府高校联手打造的环境剧场“龙舟剧·宗祠版”《车陂龙舟最有戏》?这部剧为大家呈现了真正属于车陂的戏剧故事,是一次传统文化与创新艺术的真正融合。



《车陂龙舟最有戏》全球公演现场 叶伟报摄


车陂影视基地挂牌成立啦!

车陂村历史悠久,蕴藏了丰富的岭南文化,然而这块素材宝地却未被影视市场发掘。因此,广东省广播影视协会影视剧专业委员会与广州市天河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建车陂影视基地,运用车陂地理环境及特色传统元素打造,以艺术作品为载体呈现优秀传统文化。12月1日上午,“非遗传承视角下影视作品创作”研讨暨广东省广播影视协会影视剧专业委员会——车陂影视基地挂牌仪式在车陂“一水同舟”龙舟文化展览馆举行。活动现场,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广播影视协会会长张惠建,天河车陂街道办事处主任谭峰与一众来自广东省广播影视协会、广州市天河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领导成员来到现场,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希望通过成立影视基地这个契机,把广府地区的影视力量凝聚起来,共同努力把广东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影视产业做大做强!”广东省广播影视协会影视剧专业委员会主任杨绯表示,今后将努力创作一批具有岭南特色的基地影视剧,聚集一批青年影视人才,努力把车陂打造成在广东、在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文旅基地。


众多影视从业人士出席研讨会,共商粤港澳大湾区影视发展远景,为影视基地未来规划建言献策。据悉,这是广东省首个以非遗文化为底色的影视基地。




基地未来构想丰富,文艺融合潜力无限

在活动现场,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党支部书记、广州市天河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会长苏志均为到场嘉宾们介绍天河车陂的人文历史、非遗民俗等基本情况,带领影视专家们一同感受千年古村厚重的文化底蕴,为日后创作兼具传统和创新双重视角的影视作品奠定基础。


据悉,广州市天河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天河民协戏剧影视专委会秘书长邓筠昭代表专委会阐述车陂影视基地规划构想。“以微电影为引,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网络大电影、纪录片、电视短剧等多形态的文化产品,都在基地未来的规划之内。”邓筠昭表示,希望通过影视基地落地车陂,深入挖掘民间真实素材,聚集更多的可能性,让传统文化不再仅为少部分人所知,通过影视创作和文化传播打破人们心中的刻板印象,带动年轻人重新喜爱上传统文化。她还透露,基地预计联动广府多所高校深度合作,邀请不同的学生团队参与制作,关注年轻群体的审美取向,挖掘大学生群体的创作潜力。



大咖献言思维碰撞,基地落成未来可期

研讨会以“非遗传承视角下影视作品创作视听语言的呈现”为主题,围绕非遗文化与影视艺术融合,由广州市天河民间文艺家协会戏剧影视专委会副主任、车陂影视基地委员会副主任董越带领专委会成员对话王伟华、杨健武导演。


对于传统与创新问题,杨健武表示创作者要先了解传统本身,在扎根生活的基础上再去创新。




王伟华更呼吁影视工作者们将弘扬文化为己任,以影视力量帮助传统文化在更广阔的平台上传承和发扬,为河涌、为广东、为岭南文化尽一份力。




现场,广州市天河民间文艺家协会戏剧影视专委会主任刘晓璐也从影视、戏剧作品品牌传播方面分享了观点。他认为,在融媒体时代,借助新媒体、媒介传播,提出更多跨界的理念,能让更多年轻人关注到传统文化,更深入地将传统文化传播开来。




本次车陂影视基地挂牌仪式邀请到了原广东广播电视台总编室主任、广东省广播影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首钢为会议宣读车陂影视基地组织架构人员名单。随后,张惠建、苏志均共同为王伟华和杨健武授予广东省广播影视协会影视剧专业委员会——车陂影视基地首席艺术指导证书。




同时车陂影视基地的牌匾也正式揭开,此后将悬挂在“一水同舟”龙舟文化展览馆门口,标志着车陂影视基地正式落成,这意味着车陂在影视领域又打开了一个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也象征着车陂乃至广府非遗文化成果将在广东省广播影视协会与天河民协搭建的优质传播平台下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