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天河区 > 车陂街 > 正文

车陂街巷志丨东平大街,简单却洋溢耐人寻味的风韵

| 【图文记者 潘小娴】 【编辑 陈钰】 | 2022-07-07 23:34:53




过龙溪桥,沿着西岸河涌边,往沙美桥方向而去。走上20来米远,再往右边一拐,便看见了一条巷子,名叫:车陂东平大街。




街巷,很干净。也许是因为下着雨吧,也没什么行人,静悄悄的。


整条街不长,从街头走到街尾,大概一两百米远。虽然两边已起了不少高楼,但街巷还算宽敞,并没有遮天蔽日的感觉,就算是下着雨,光线也并不算暗。


与车陂很多弯弯绕绕的街巷相比,这条东平大街,似乎显得有些简单明快。一路上除可看见居民楼,还有菜鸟驿站、照相复印店、美发店、菜市场、祠堂、小公园等,日常的生活元素,以及历史的一些文化元素,也一应俱全。




要说这条街上,最有名的一个元素,该是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位于车陂东平大街10号,宗祠门前是宽敞的巷道,铺上了吸水砖,大部分灰色的吸水砖块中,还镶嵌着三几块粉色砖,让街巷显得既有现代色彩,又多了几分灵动的气韵。




祠堂看起来不大,朱红色门前,有一幅对联:“东海远流繁枝叶,平安福泽荫子孙”。祠堂为青砖墙,屋檐有黄色的瓦当,倒也显出了几分古色古香的风韵。




任何祠堂,都有着族群的印记,以及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要说如今的这座梁氏宗祠,得先说说从前的世卿梁氏宗祠。


据《车陂村志》记载,梁氏始祖梁仲齐,字世卿,由福建晋江迁入广东南雄,居住珠玑巷。至明朝永乐年(1403年),由南雄珠玑巷辗转到广州居住,次年(1403年)迁居龙溪大庙社(现今车陂涌西侧)黄泥塘定居。后人为纪念先祖世卿,兴建了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位于车陂中部偏南,车陂涌之西侧,建于明朝。宗祠为砖瓦结构,三进两廊两天井,前有台阶,后有小园,宗祠上匾书“梁氏世卿宗祠”,大门两侧用花岗石砌成方体鼓台。屋檐下有石雕花鸟鱼图画。1958年,这座梁氏世卿宗祠被拆除,作为人民公社晒谷场,现已改建为居民住宅,至今还留有石柱、柱趸,见证着这座祠堂的历史印记。


后来梁氏一族又在车陂中部(现今东平里),兴建了广源祖厅。1998年重修原广源祖厅,改为梁氏大厅,祠堂两进一天井,结构为仿古砖混结构。2020年,把梁氏大厅改为“梁氏宗祠”,成为东平梁氏族人的活动中心。




车陂祠堂很重要的一大特点,即是龙船文化与祠堂文化紧密结合。东平梁的祠堂自然也有着这一典型特征。


早在1999年,东平梁成立了龙船会,船会自成立以来以“团结、博爱、仁义、上进”为协会精神口号。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秉承逆流而上,激流勇进的龙舟精神,大力宣传龙舟文化、发展龙舟运动。


全族人都会参加每年传统文化龙舟活动,男丁自幼就会接触龙舟文化,可以说是“全族人参与”,获得了荣誉:2011年车陂村赛船第三名,2012年车陂村赛船第三名,2013年车陂村赛船第三名,2014年车陂村赛船第三名,2017年车陂村赛船第一名,2017年广州国际龙舟赛传统龙第五名,2018年车陂国际龙舟文化节第二名,2019年车陂国际龙舟文化节传统龙比赛第一名……




2019年5月25日,曾在祠堂举行“东平梁龙船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我有幸参与了这场盛会,不仅有丰盛的宴席,印象很深的是,还有堆得像小山一样的龙船饼,饼上贴着一行醒目大字:“车陂东平梁龙船会二十周年”。整个场面隆重又热闹,见证着千年古村车陂龙舟文化的繁盛。至今想起来,那场面还历历在目。




祠堂的对面,有一个小公园。公园虽小,往里面望望,亦有石山鱼池、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小公园门前还挂着一个牌子:“车陂八社公园”。问过一些车陂人,他们说,“车陂八社”,意思是指“车陂第八股份合作经济社”。


股份经济合作社是以资产为纽带、股东为成员的综合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从小小的一个“车陂八社公园”,亦可生动印证车陂融入时代变化的一个小小缩影。




再简单的一条街,也有着耐人寻味的历史风韵——这是千年古村车陂,历经岁月风华,浸润而出的一种街巷气质。



e家君推出一个新栏目:《车陂街巷志》。文化就像胶片中的光影,哪一小片光影都有存在之美,让我们一起来发现街巷里有可能被忽略的车陂之美。


潘小娴,作家,已出版《美人香里说宋词》、《云山花事经眼录》春夏秋冬四部、《魅,自山中》、《最美的游戏》、《建筑家陈伯齐》、《会飞的蒲公英》等作品。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